发布时间:2020-07-16 发布人: 浏览量:
辞职后回家途中却遇车祸身亡,还算工伤吗?
来源:劳动法库
孙某某是大唐酒家员工,上班时间为上午8:00-13:00或14:00,下午16:00或17:00-20:00或21:00,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
孙某某向单位提出辞职,结清了工资。
2016年4月5日,
2016年4月12日,交警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孙某某负次要责任。
2016年12月26日,孙某某家属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
人社局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孙某某属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2017年10月13日,
单位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一审判决: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审法院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根据本案查明的案件事实,孙某某于2016年4月5日在下班回家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并死亡,符合上述规定的情形,人社局据此作出工伤认定,适用法律正确。同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职工或者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其提出辞职申请不能否认其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其死亡这一事实。
本案中,单位提出孙某某交通事故死亡时年龄已超过五十岁且已提出辞职申请,在户外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不能认定为工伤的主张,根据本案查明的案件事实,孙某某于1966年4月10日出生,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是2016年4月5日,事故发生时尚不满50周岁,且因此,单位主张不能成立。
综上,法院判决驳回单位的诉讼请求
单位上诉:本案争议的焦点应该为孙某某发生交通事故时在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后的回家的路上还是在下班后回家的路上,一审故意回避了这一焦点
单位不服,向中院提起上诉,理由如下:
我方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应该为孙某某发生交通事故时在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后的回家的路上还是在下班后回家的路上。
1、一审对本案争议的焦点没有予以综合性认定。对此庭审中我方的证人证词证明“孙某某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当天提出了辞职申请”经单位同意后,结清了报酬,后返家时发生了交通事故而致死亡。,孙某某家属对此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无异议。证明该证据成立。
孙某某是于2016年4月5日晚在提出辞职申请,经单位同意并结清报酬,双方已解除劳动关系后返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的
2、一审中,本案证据均不能证明孙某某是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而死亡。,一审则无视这一事实,是认定事实错误。
二审判决:员工提出辞职,并不能否认在当天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其死亡的事实,所以应认定工伤
二审法院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或者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其提出辞职申请,并不能否认其在当天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其死亡的事实。
根据本案查明的事实,孙某某在下班回家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并死亡,符合工伤认定的法定情形,人社局依据查明的事实作出工伤行政确认,事实清楚,单位认为孙某某不属于工伤的主张,证据不够确凿充分。
另外,人社局对该工伤认定申请,依法履行了受案、告知举证、调查等程序,经综合认证后作出认定工伤决定,并依法向当事人进行了送达,符合《工伤认定办法》的相关程序规定。
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号:(2019)苏03行终30号
注:本文转自于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官方正式文件为准。如侵权请及时告知!